品牌:sjzc9108 |
规格:6*1-700*60 |
材质:6061 7075 2A12 6063 |
产地:天津 |
锻件锻完后为什么还要进行热处理---目的在于细化锻造过程中所造成的粗大晶粒,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,降低硬度,改善切削加工性能,防止在锻件内部产生白点,保证获得所需的金属组织和机械性能,为终热处理作好准备。常用的有以下6种。
?xml:namespace>
完全退火--锻造过程中造成的粗大不均匀组织和魏氏组织,使晶粒细化,并锻件的残余应力和降低硬度。
球化退火---获得球状渗碳体和铁素体组织,它不仅硬度变低,而且在切削加工时易于得到光洁的加工的加工面,在随后淬火时也不易产生变形裂纹。<高碳钢、高碳合金工模具钢、>
等温退火---不仅能缩短退火时间,并能得到均匀的组织,降低硬度。在重要的大型锻件中,还可以用来扩散氢气,防止白点产生。
铝合金和铜合金的锻后热处理一般采用退火工艺。目的是加工硬化、应力、提高塑性。
正火---可得到较细的珠光体,能提高锻件机械性能适于机械加工。<低碳钢(包括不锈钢,耐热钢)、中碳钢及低碳合金钢>
正火并高温回火---正火冷却时产生的应力,提高塑性和韧性。
调质---锻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。
铝合金牌号对照表
|
|
|
世纪增诚(天津)商贸有限公司
|
中、美常用铝合金牌号对照表
|
中国 CHINA
|
美国 THE UNITED STATES
|
L1-L6 、 L5-1
|
1070 、1060 、 1050 、 1030 、 1100
|
LY11 、 LY12 、 LY1
|
2017 、 2024 、 2117
|
LD10 、 LD5
|
2014 、 2214
|
LD7
|
2618
|
LD9 、 LD8
|
2018 、 2218
|
LY16 、 LY17
|
2219 、 2021
|
LF21
|
3003
|
LF2 、 LF3 、 LF4
|
5052 、 5154 、 5083
|
LF5 、 LF11 、 LF6 、 LF5-1
|
5456 、 5056
|
LD2 、 LD2-1 、 LD2-2 、 LD30 、 LD31
|
6165 、 6061 、 6055 、 6063
|
LC6 、 LC4 、 LC9
|
7001 、 7178 、 7075
|
LC5 、 LC10
|
7076 、 7175 、 7079
|
LD11
|
4032
|
|
中 国 新 旧 合 金 牌 号 对 照 表 (GB/T 3190-1996)
|
新 牌 号
|
旧 牌 号
|
新 牌 号
|
旧 牌 号
|
新 牌 号
|
旧 牌 号
|
1A99
|
原LG5
|
2B12
|
原LY9
|
3003
|
-
|
1A97
|
原LG4
|
2A13
|
原LY13
|
3103
|
-
|
1A95
|
-
|
2A14
|
原LD10
|
3004
|
-
|
1A93
|
原LG3
|
2A16
|
原LY16
|
3005
|
-
|
1A90
|
原LG2
|
2B16
|
曾用Ly16-1
|
3105
|
-
|
1A85
|
原LG1
|
2A17
|
原LY17
|
4A01
|
原LT1
|
1080
|
-
|
2A20
|
曾用LY20
|
4A11
|
原LD11
|
1080A
|
-
|
2A21
|
曾用214
|
4A13
|
原LT13
|
1070
|
-
|
2A25
|
曾用225
|
4A17
|
原LT17
|
1070A
|
代L1
|
2A49
|
曾用149
|
4004
|
-
|
1370
|
-
|
2A50
|
原LD5
|
4032
|
-
|
1060
|
代L2
|
2B50
|
原LD6
|
4043
|
-
|
1050
|
-
|
2A70
|
原LD7
|
4043A
|
-
|
1050A
|
代L3
|
2B70
|
曾用LD7-1
|
4047
|
-
|
1A50
|
原LB2
|
2A80
|
原LD8
|
4047A
|
-
|
1350
|
-
|
2A90
|
原LD9
|
5A01
|
曾用2101、LF15
|
1145
|
-
|
2004
|
-
|
5A02
|
原LF2
|
1035
|
代L4
|
2011
|
-
|
5A03
|
原LF3
|
1A30
|
原L4-1
|
2014
|
-
|
5A05
|
原LF5
|
1100
|
代LF5-1
|
2014A
|
-
|
5B05
|
原LF10
|
1200
|
代L5
|
2214
|
-
|
5A06
|
原LF6
|
1235
|
-
|
2017
|
-
|
5B06
|
原LF14
|
2A01
|
原LY1
|
2017A
|
-
|
5A12
|
原LF12
|
2A02
|
原LY2
|
2117
|
-
|
5A13
|
原LF13
|
2A04
|
原LY4
|
2218
|
-
|
5A30
|
曾用2103、LF16
|
2A06
|
原LY6
|
2618
|
-
|
5A33
|
原LF33
|
2A10
|
原LY10
|
2219
|
曾用LY19、147
|
5A41
|
原LT41
|
2A11
|
原LY11
|
2024
|
-
|
5A43
|
原LF43
|
2B11
|
原LY8
|
2124
|
-
|
5A66
|
原LT66
|
2A12
|
原LY12
|
3A21
|
原LF21
|
5005
|
-
|
5019
|
-
|
6B02
|
原LD2-1
|
7A09
|
原LC9
|
5050
|
-
|
6A51
|
曾用651
|
7A10
|
原LC10
|
5251
|
-
|
6101
|
-
|
7A15
|
曾用LC15、157
|
5052
|
-
|
6101A
|
-
|
7A19
|
曾用919、LC19
|
5154
|
-
|
6005
|
-
|
7A31
|
曾用183-1
|
5154A
|
-
|
6005A
|
-
|
7A33
|
曾用LB733
|
5454
|
-
|
6351
|
-
|
7A52
|
曾用LC52、5210
|
5554
|
-
|
6060
|
-
|
7003
|
原LC12
|
5754
|
-
|
6061
|
原LD30
|
7005
|
-
|
5056
|
原LF5-1
|
6063
|
原LD31
|
7020
|
-
|
5356
|
-
|
6063A
|
-
|
7022
|
-
|
5456
|
-
|
6070
|
原LD2-2
|
7050
|
-
|
5082
|
-
|
6181
|
-
|
7075
|
-
|
5182
|
-
|
6082
|
-
|
7475
|
-
|
5083
|
原LF4
|
7A01
|
原LB1
|
8A06
|
原L6
|
5183
|
-
|
7A03
|
原LC3
|
8011
|
曾用LT98
|
5086
|
-
|
7A04
|
原LC4
|
8090
|
-
|
6A02
|
原LD2
|
7A05
|
曾用705
|
-
|
-
|
注意: (1)“原”是指化学成分与新牌号等同,且都符合GB3190-82规定的旧牌号。 (2)“代”是指与新牌号的化学成分相近似,且都符合GB3190-82规定的旧牌号。 (3)“曾用”是指已经鉴定,工业生产时曾经用过的牌号,但没有收入GB3190-82中。
|
|
|
|
合金系 ALLOY SYSTEM
|
状态 TEMPER
|
L -- 铝
|
R -- 热加工状态
|
LF -- 防锈铝合金 (Ai - Mg 、 Ai - Mn)
|
M -- 退火状态
|
LY -- 硬铝合金 (Ai - Cu - Mg)
|
Y -- 加工硬化状态
|
LC -- 超硬铝合金 (Ai - Cu - Mg - Zn )
|
C -- 淬火状态
|
LD -- 锻铝合金 (Ai - Mg - Si & Cu - Mg - Si)
|
CZ -- 淬火、自然时效状态
|
LT -- 特殊铝合金
|
CZY -- 淬火、自然时效,冷作状态
|
-
|
CS -- 淬火、人工时效状态
|
-
|
CSY -- 淬火、人工时效,冷作状态
|
-
|
Y2 -- 半硬状态
|
-
|
RCS(T5)-- 风冷、人工时效状态
|
(GB/T16475-1996) 基 础 状 态 代 号 、 名 称 及 说 明 与 应 用
|
代 号
|
名 称
|
说 明 与 应 用
|
F
|
自由加工状态
|
适用于在成型过程中,对于加工硬化和热处理条件无特殊要求的产品,该状态产品的力学性能不作规定
|
O
|
退火状态
|
适用于经完全退火获得低强度的加工产品
|
H
|
加工硬化状态
|
适用于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的产品,产品在加工硬化后可经过(也可不经过)使强度有所降低的附加热处理H代号后面 跟有两位或三位阿拉伯数字
|
W
|
固溶热处理状态
|
一种不稳定状态,仅适用于经固溶热处理后,室温下自然时效的合金,该状态代号仅表示产品处于自然时效阶段
|
T
|
热处理状态 (不同于F、O、H)
|
适用于热处理后,经过(或不经过)加工硬化达到稳定状态的产品T代号后面跟有一个或多位阿拉伯数字
|
中 国 新 旧 原 始 状 态 代 号 对 照 表 (GB/T16475-1996)
|
旧 代 号
|
新 代 号
|
旧 代 号
|
新 代 号
|
M
|
O
|
CYS
|
TX51、TX52
|
R
|
H112或F
|
CZY
|
T0
|
Y
|
HX8
|
CSY
|
T9
|
Y1
|
HX6
|
MCS
|
T62
|
Y2
|
HX4
|
MCZ
|
T42
|
Y4
|
HX2
|
CGS1
|
T73
|
T
|
HX9
|
CGS2
|
T76
|
CZ
|
T4
|
CGS3
|
T74
|
CS
|
T6
|
RCS
|
T5
|
注:原以R状态交货的、提供CZ、CS试样性能的产品,其状态可分别对应新代号T62、T42。
|
HXY 细 分 状 态 代 号 与 加 工 硬 化 程 度
|
细 分 状 态 代 号
|
加 工 硬 化 程 度
|
HX1
|
抗拉强度极限为O与HX2状态的中间值
|
HX2
|
抗拉强度极限为O与HX4状态的中间值
|
HX3
|
抗拉强度极限为HX2与HX4状态的中间值
|
HX4
|
抗拉强度极限为O与HX8状态的中间值
|
HX5
|
抗拉强度极限为HX4与HX6状态的中间值
|
HX6
|
抗拉强度极限为HX4与HX8状态的中间值
|
HX7
|
抗拉强度极限为HX6与HX8状态的中间值
|
HX8
|
硬状态
|
HX9
|
超硬状态、小抗拉强度极限制超过HX8状态至少10兆帕
|
注:当按上表确定的HX1~HX9状态的抗拉强度极限值,不是0或5结尾时,应修约至以0或5结尾的相邻较大值。 支新硕 13502092878 FJFIIRNFCIVJMIFMFCIJGHNIFGHCMIFMNFVJIMGICMFVMIFGMCINYICFMMCHI
|
TX 细 分 状 态 代 号 说 明 与 应 用
|
状 态 代 号
|
说 明 与 应 用
|
T0
|
固溶热处理后、经自然时效再通过冷加工的状态 ,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
|
T1
|
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,然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,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,不再进行冷加工(可进行矫直、矫平,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)的产品
|
T2
|
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,经冷加工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,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,进行冷加工、或矫直、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
|
T3
|
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,再经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,适用于在固溶热处理后,进行冷加工、或矫直。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
|
T4
|
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,不再进行冷加工(可进行矫直、矫平,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)的产品
|
T5
|
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,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,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,不经过冷加工(可进行矫直、矫平,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),予以人工时效的产品
|
T6
|
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,不再进行冷加工(可进行矫直、矫平,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)的产品
|
T7
|
固溶热处理后进行过时效的状态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,为获取某些重要特性,在人工时效时,强度在时效曲线上越过了高峰点的产品
|
T8
|
固溶热处理后经冷加工,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、或矫直、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
|
T9
|
固溶热处理后人工时效,然后进行冷加工的状态 ,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
|
T10
|
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,进行冷加工,然后人工时效的状态 ,适用于经冷加工、或矫直、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
|
注:某些6XXX系的合金,无论是炉内固溶热处理,还是从高温成型过程急冷以保留可溶性成份在固溶体中,均能达到相同的固溶热处理效果,这些合金的T3、T4、T6、T7、T8和T9状态可采用上述两种热处理方法的任一种。
|
TXX 及 TXXX 细 分 状 态 代 号 说 明 与 应 用
|
状 态 代 号
|
说 明 与 应 用
|
T42
|
适用于自O或F状态固溶热处理后,自然时效到充分稳定状态的产品,也适用于需方对任何状态的加工产品热处理后,力学性能达到了T42状态的产品
|
T62
|
适用于自O或F状态固溶热处理后,进行人工时效的产品,也适用于需方对任何状态的加工产品热处理后,力学性能达到了T62状态的产品
|
T73
|
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,经过时效以达到规定的力学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指标的产品
|
T74
|
与T73状态定义相同。该状态的抗拉强度大于T73状态,但小于T76状态
|
T76
|
与T73状态定义相同。该状态的抗拉强度分别高于T73、T74状态,抗应力腐蚀断裂性能分别低于T73、T74状态,但其抗剥落腐蚀性能仍较好
|
T72
|
适用于自O或F状态固溶热处理后,进行人工时效处理,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达到了T7X状态的产品
|
T81
|
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,经1%左右的冷加工变形提高强度,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产品
|
T87
|
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,经1%左右的冷加工变形提高强度,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产品
|
|
|
|